熊廷弼不以书法名世,但其人格、其才能为后世所仰,如傅山就有一段有关熊的记载,崇祯十五年(1642)傅山三十六岁时,一日逃长史邀请作诗,去拜见一个一百三十岁的、曾经从武的老僧,言及辽东事,便问:“老和尚好谈边事,又在辽东时多,熊廷弼经略辽东时,和尚在彼否?”和尚忽然高声说:“好个熊经略!”随即叩头,半日不作声。起视之,和尚泪下如雨,不禁葛衫泫然……后来方知和尚并未从熊经略,只是曾偶遇熊被杀场景。从中可见熊亦是傅山这等俊杰心中之“人物”,从一偶见其被杀场景之老僧举动中,亦可侧知其死之壮烈。
此熊廷弼致友札内容为报自己得差将离别之心情,又对友人厚贶表谢意。寥寥数行,叙事言情,胜于长文巨篇。其书法宗王羲之《十七帖》一路,而行笔迟涩中见心境之愁郁。以字法责之虽非上乘,然字外之音悠远苍凉。见字如见人,使人油然而生敬意,焉能斤斤于点画也。
十七帖,熊廷弼,草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