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书法词典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《宫学国史二箴卷》纸本 纵26厘米,横 284.5厘米。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
释文:

宫学箴。惟民生厚,迷复曷反。爰作之师,由近及远。夔兴虞庠,旦扬周典。有美国胄,执经宫馆。养正匪蒙,勿亟勿缓。庸之煣之,圣功斯显。经国子民,所赉岂浅。惟严惟尊,不在躬践。毁范裂模,皋毗有腼。敬谂从者,圅丈有勔。

国史箴。乾象昭列,人文肇兴。结绳既邈,方册是徵。姚妃典谟,三代诰命。褒善斯勖,恶有惩。获麟聿削,是式是承。合辞比类,历世相仍。晋狐称良,奸憝齿冰。暴私蔑实,起薉售憎。史尚传信,匪信匪能。执简以告,下严或圣。蕃阳周伯琦述并书。

本幅钤“周氏伯琦”、“玉雪坡真逸”、“致用斋”印记三方。鉴藏印有:“越琪私印”、“长白李慎勤伯氏鉴赏章”、“叶恭绰誉虎印”等多方。引首有李慎篆书“伯温墨妙”。本幅后有张雨、方鼎录题跋观款。

“宫学”指为皇族子弟设立的学校,“国史”指一国之史或一朝之史。“箴”乃一种文体,用以规劝他人或戒律自己。由《元史》本传得知,伯琦于元至正元年(1341年)“为宣文阁授经郎,教戚里大臣子弟。每进讲,辄称旨。”上述二箴或是当时进讲用的教材。

周伯琦之篆书在当时有“本朝之冠”的美誉。陶宗仪在《书史会要》一书中称“伯琦篆师徐铉、张有,行笔结构殊有隶体。”明代杨士奇认为“其作字结构,盖出泰山李斯旧碑。”伯琦虽师法前人,但不拘于古法,在结体和笔法上参以石鼓文,笔兼方圆,使转变化亦多,整体风格于规整圆熟中见生拙萧散之致,有别于稳妥匀称一类的平庸之作。此卷结字严谨端庄,笔势沉稳丰润,为周氏篆书的上佳之作。

(撰稿人:华宁)

以上资料来自故宫博物院网站

附录:原帖说明《周伯琦篆书〈宫学、国史二箴〉卷》(作者:车已行)

周伯琦(1298—1369年),字伯温,自號玉雪坡真逸,江西饶州人。幼年随其父居大都,「入國學」作上舍生。曾為翰林修撰,元順帝至正元年,改奎章閣為宣文閣,伯琦任授經郎。後歷任翰林直學士、監察御史、浙西肅政廉訪使。張士诚起,把他留在平江十数年,至張敗始還鄱隅,不久即死去.《元史》本傳稱他:「博學工文章,而尤以篆隸真草擅名當時。」著有《六書正伪》五卷,《蜕文字原》一卷,《近光集》三卷,《扈從集》一卷。

周伯琦工書,名显于當時,《元史》記载,「帝以伯琦工書法,命篆宣文閣寶,乃题匾宣文閣及摹王羲之所書《蘭亭序》、智永所書《千文》。刻石阁中。自是累轉官皆宣文、崇文之間,而眷遇日隆矣。」同赵孟頫一樣,也是皇帝「字而不名」的人物。

《官學箴,国學箴》,篆書,纸本,縱二十六、横二八四.五厘 米,帖上没有年敦。從《官学箴》内容看,應是周伯琦任宣文閣授 經郎時書。《元史》本傳記载他至正元年「為宣文閣授經郎,教戚里 大臣子第」。時年四十四岁。《書史會要》說他的的篆書「師徐舷、張 有」。徐,張都寫小篆。基本上是「尚婉而通」、圆轉匀稱的。宋人 樓蟾有《题徐铉篆書》墨迹一段藏故宫博物院,言及宋人篆書.有 「燒筆使秃而用之」的,就是追求李斯、李阳冰小篆圓匀簡直的效果。 雖然元代另一篆書家吾衍《学古篇》三十五举之二,也提倡此法。但 大多数的元代書家包括周伯琦,並不死摹前人,專以小篆为則.周 伯琦此書。就不受小篆束縛,结體更多的吸收了籀篆特骷,不甚經 意齊整劃一,而是大小随度,疏茂遭宜,用筆也是方圆兼施,颇多 變化。圆漓中有生稚,規整中見萧散。有自己風格特黏.究其原因。 是同元代整個的复古主義藝術思潮分不開的。

元人草書,溯本探源,師古求法,所以大多数元代篆書家,都 精通文字學。如杨桓有《六書统》、《六書訢源》,《書学正韵》,吾衍 有《周秦石刻音辑》、《摹古编》、《印式》,刻致有《復古纠真缪编》等 等,周伯琦也有这方面的著作。因此他们就不僅謹守小篆结構,而是上参金文、古文、籀篆,下及斯、冰、二徐,周伯琦就曾临写过《石鼓文》,墨迹今藏故宮,是六十五岁時書。極其精心刻意。这樣,元代篆書就比较活潑生動和多樣化。这種異彩紛呈而又應规合度的篆書,實开了清代一些篆書書家的先河。而紧接其後的明人篆書,反而僅限于匀稱圆轉平稳,只求光滑藻節之美。對元人篆書的取向,似未理會。這也是書法史研究的一個問題。

周伯琦其他篆書除本帖和《臨石鼓文册》外,尚有《跋睢阳五老图》、《莫维賢西湖草堂图引首》、《秀野軒图引首》、《 * 潤墓志铭篆额》等。《跋睢阳五老图》因為是题跋,随意自運,所以顯得更得心廳手,音律協调。通篇雖然精整,但绝無斤斤計较匀稱圃轉倾向,筆法方圆互用,且時見隸書筆意。清人吴熙载云。「篆則毫聚,分(隸)則毫輔。」其實,寫篆書如果僅僅用「毫聚」,即所謂「筆筆中锋」,就會既少雄渾豪邁,又乏變化靈活。周伯琦此書,籀篆分隸筆法融于一爐,就收到了樸茂而飘逸的艺术效果。更兼質地有烏絲欄,配以齊整精徵的朱、白文印六方,更显華美。所以雖為题跋,却也是一件完美書法艺术精品。

《西湖草堂图》引首「西湖草堂」四個大字,款「玉雪坡翁為士文書」,雖已稱翁,但從其他题跋者多為泰定年款、其用筆结字亦尚显雅嫩,當是中年時書。题 * 潤《秀野軒图》引首「秀野軒」三大字,則氣势磅礴,筆力雄健,结構也極其稳健。只此三字,亦可見筆能扛鼎的功力。《 * 潤墓志铭篆額》,雖結構也極工稳,但並不謹刻意,而見萧散自然。配以碑文正書的蒼劲古拙,顯示出了作者的人書俱老.

周伯琦亦擅行楷書,有墨迹為證:《 * 潤墓志铭》、《字說》,小正書。《能犀欽扈詩》、《至日遣典即事詩》、《百尺梧桐图跋》,《東坡枯木竹石图跋》等。行書亦有相當的藝術水平。早年明显受趙孟頫書影響,如《字说》(图一)帖。晚年則上追魏晉,呈蒼疏古拙之貌,如《 * 润墓志铭》正文等。

借《二箴铭》帖全部刊出的機會,作簡略介紹如上。

释文:

宫学箴:(下鈐白文「玉雪坡真逸」一印。)

惟民生厚,迷复昌反。爰作之師.由近及遠。夔興虞庠,旦扬周典。有美國胄,執經宫館。養正匪蒙,勿亟勿缓。牖之煣之,聖功斯显。經國子民,所赍豈淺。惟嚴惟奠,不在躬踐。毁範裂模,皋毗有靦。敬捻從者,函丈時勔。

國史箴:(下鈐白文「玉雪坡真逸」一印)

。乾象昭列,人文肇與。结绳既邈,方册是徵。姚姒典謨,三代誥命。褒善斯昂,貶惡有惩。獲摩聿削,是式是承。合辭比類,历世相仍。晉狐稱良,姦憝齒冰。暴私蔑實,起薉售憎。史尚傳信,匪信匪能。執簡以告,下言或聽。番阳周伯琦述并書。」下鈐朱文「致用齋」,白文「周伯温氏」二印。

本幅餘纸張雨跋。「伯温篆書。為本朝冠。而偏傍點劃,皆有來歷,無間能者,觀者會之。洞玄御史左廉察祭酒,茅山張雨题。」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
,,

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  • 赵时棡【篆书节录正考父鼎铭轴】 | 书法名篇
  • 赵时棡【篆书节录正考父鼎铭轴】 | 书法名篇 >> 赵时棡【篆书节录正考父鼎铭轴】 | 书法名篇...

    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  • 吴昌硕篆书【棕桕阴中曾射虎七言联】 | 书法名篇
  • 吴昌硕篆书【棕桕阴中曾射虎七言联】 | 书法名篇 >> 吴昌硕篆书【棕桕阴中曾射虎七言联】 | 书法名篇...

    周伯琦篆书【宫学国史二箴卷】 | 书法名篇
  • 吴昌硕【赠沙孟海石鼓文轴】 | 书法名篇
  • 吴昌硕【赠沙孟海石鼓文轴】 | 书法名篇 >> 吴昌硕【赠沙孟海石鼓文轴】 | 书法名篇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