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按其字体,长短广狭,参差不齐,,天然古秀若石纹然,百代而下,无从摹拟,此谓之神品。”这是杨守敬《平碑记》中对到《开通褒斜道刻石》的评价。
在浩瀚辉煌的东汉碑刻大家族中,每一块碑刻摩崖都具有自身独立的审美品格或书史价值,而迥异于他碑,只有具备这些性格要素才能经得起历代严格的审美考验和文化过滤,存留于世。只是从某二方面的侧重点去看,比例分量有高低之别罢了。
《开通褒斜道刻石》是一块特殊的摩崖存在,杨守敬的“天然古秀若石纹”一语中的。《开通褒斜道刻石》,全称《汉郎君开通褒斜道刻石》,俗称《大开通》。东汉明帝永平六年(63年)刻,共16行,每行5字至11字不等。石在褒城(今陕西勉县)北石门溪谷道中,现石已移置汉中博物馆。与名声显赫的“三颂”之一的《石门颂》(另两颂是:《西狭颂》在甘肃成县;《郙阁颂》在陕西略阳县)和《石门铭》同处一地。虽然名声上与“一石”有一定差距、但它却是石门摩崖书中最早的,也是现存整个东汉时期最早的摩崖刻石。
《开通褒斜道刻石》是一块奇石,其发现色彩颇为神秘,南宋光宗绍熙年间(1194年),南郑令临淄晏袤首先发现此摩崖,随即在旁边做出释文。但让人遗憾的是茂密的芥藓把其掩盖,使这方名刻再次沉寂,六百多年,著录少见,世人鲜知。直到清代碑学兴起,金石考证研究之风盛行,金石家巡抚毕沅再次发现此石,才名扬天下。
此后、金石家和村法家们对《歼通褒斜道刻石》玲爱有加。
刘熙載《艺慨 · 怗慨》:“《歼通褒斜道石刻》隶之占也。”
方朔《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》:“玩其体势、意在以篆为隶,亦由篆变隶之日,浑朴苍劲”。
康有为《广艺舟双楫》:“汉隶之始皆近于篆、所谓八分也。若《赵王上寿》、《泮池刻石》,降为《褒斜》、《郙阁》、《裴岑》、《会仙友题字》,皆朴茂雄深,得秦相笔意。'"‘余谓隶中有篆、楷、行三体,如《褒斜》、《裴岑》、《郙阁》,隶中之篆也;《杨震》、《孔彪》、《张迁》,隶中之楷也;《冯府君》、《沈府君》、《杨孟文》、《李孟初》,隶中之草也。'"‘变圆为方,削繁成简,遂成汉分”,是“以篆笔作隶者”。
钱大昕《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》:“文字古朴,东京分隶,传于今者,以此为最先焉。”
此刻书法气魂宏大,布局饱满,笔道圆细而遒劲有力,不现单薄之象。融斯篆意趣,高古伟岸,加上天然石纹背景别增一种奇趣。
《开通褒斜道刻石》在用笔上以圆笔为主,参以篆意,藏头护尾,与同处稍后的石门摩崖《石门颂》、《杨淮表记》笔法相近,然取势不同。此刻呈外紧内松,开张纵横,气势饱满,结体奇崛,方整古拙。《石门颂》结字内紧外松,气势开张,平中见奇;《杨淮表记》“结构虽疏博,但却有一种向心的内聚之势,裹挟紧凑”。
《开通褒斜道刻石》的线条组合多呈平直之势,几乎看不见隶书长见的波磔之态。但为了避免呆板,在一些平直的笔画中夹杂适当的斜线来“破势”,颇具动感。在行气及章法布局上要随字赋形,大小穿插,浑然天成。
《开通褒斜道刻石》是汉隶碑刻中的少见的大字之作。(《大吉买山地记刻石》亦为大字外,别不多见。)大字与小字的区别最主要的地方就是大字更加注重“势”的表现,“气势”、“气局”、“气格”等,皆有夺人之处。不在小处作文章,而是放眼大处,因势利导、无拘无束、豪放不羁、咄咄逼人。
所以临习此类刻石碑版,“欲书,先散怀抱”,放大字形。毛笔也要选大一些,墨量控制适当,在以拙朴十足的线条唱主角的同时,加紧墨色的枯润变化将另有一番风景、一笔过去,义无反顾。
不详,开通褒斜道刻石,隶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