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摹王羲之草书硬黄本。高23.5厘米,横26厘米,共七行,五十八字。体势灵动绰约,丰肌秀骨,远胜右军《如何帖》。此卷为北宋内府旧藏,至今尚何存原装,帖前有宋徽宗赵佶金书签题《晋王羲之上虞帖》,卷有南唐内府 “集贤院御书印”、“内合同印”以及宋内府朱文双龙圆印、“政和”、“宣和”、“御书”葫芦印、“内府图书之印”等。明代曾藏晋王府,后由韩逢禧、梁清标、商载、程定夷递藏。明代詹景凤《东图玄览》、清代安仪周《墨缘汇观》有著录。原迹现藏上海博物馆。有影印本行世。
《上虞帖》凡七行,其文曰:
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
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
修龄来经日今在上
虞月未当去重熙旦
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
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
甚令人耿耿
帖中大都是回答来书所问,其中提到三个人,修龄是王导的从弟王廙之子王胡之的字,与王羲之为从兄弟。重熙是郄鉴之子郗昙的字,是王羲之的妻弟,另一个"不知安所在"的安,当然为谢安。当时谢安在临安山中泛海之际,故其时王羲之不知谢安在何处。谢安屡举不起,当时在朝士大夫频有烦言,今又不知其所在,故云"未审时意云何"。
《上虞帖》的发现有一个曲折过程。"文革"期间,抄家物资中书画堆积如山,不知有多少书画在这一劫难中烟飞尘灭。而珍贵的王羲之《上虞帖》(唐代摹本)是经过博物馆一批人的抢救,才免于灰飞烟灭的灾难。1972年的一个普通的日子,在清理抄家书画时,万育仁代表上海博物馆参加书画及工艺品的清理工作。在那些和垃圾存放之一起的工艺品的仓库里,他发现《上虞帖》被当作一般书法扔在一个竹筐里。也许是出于好奇,也许出于一种职业的敏感,他打开卷子一看,被其独特的艺术性已经非同寻常的风貌所震惊,于是他把它带回到博物馆,准备请有关专家鉴定。经过一番鉴定,专家确认为其为赝品,又被打入冷宫。
就这样《上虞帖》又默默地在寂寞中沉默了三年。
时隔三年,"文革"临近结束前,万育仁又重提《上虞帖》。重新返回工作岗位的沈之瑜及书画保管部主任马承源看了,认为是件好东西,但是很难判别其真伪,于是他们又请来了谢稚柳来作鉴定。
于是谢氏做了大量而又细致的工作,把它与唐宋的许多作品作了比较,他可以很肯定《上虞帖》所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。他的思绪在历史长河中追本溯源,感到一种难得的喜悦。然而《上虞帖》究竟是什么朝代的摹本?
这个疑团一直困扰着谢稚柳。
正当他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,在帖的右上角有南唐的"集贤院御书印"跃入眼眸。下面还有一方印,已经模糊不清。
这一方是什么印呢?
这或许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
谢稚柳一时还看不清楚。他把《上虞帖》收了起来,准备第二天再看。对重要的古书画,他总不是看一遍就算了,而是要反复看,一方面是为了欣赏,更为重要的是想看得更仔细些,判断得更准确一些。
晚上,他把帖又展开在床前的桌子上。在灯光上,又看了很长时间。他想起曾看到过一段记载,清末时期,收藏者逃难,把《上虞帖》缝在棉衣里,由北方带到南方,自那以后,就失去了它的信息。现在不知道为何人收藏?也不知道从哪里来到抄家文物之中。
又过了几天,谢稚柳再研究这件作品的时候,突然想到,这方印章可能就是南唐的"内合同印",但印痕已经模糊不清了,怎么办呢?幸好这时候有科学技术的帮忙了。博物馆从其他单位特地借来一台射线机,用同位素钴60一照射,奇迹出现了,果然显出"内合同印"和"集贤院御书印"两个印章。这两方印章在宋代被称为金印,而历史记载中有此两个印章的书法作品只有《上虞帖》,这一证据,就基本上确定了《上虞帖》是唐代摹本的说法。后来,经过上海博物馆裱画师的努力,这两个印章又清晰地再现出来了。
而上海博物馆也终于有了王羲之的作品。
每当提起这件事,谁都难忘当初在一堆抄家书画中发现它的万育仁先生。
上虞帖,王羲之,草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