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正阳门关侯庙碑》卷,明,董其昌书,纸本,手卷,前段纵33.3厘米,横412.7厘米,后段纵28.8厘米,横175.3厘米,行书,130行,北京故宫博物院藏。
释文:
正阳门庙者,祀汉前将军关侯作也。侯庙祀徧天下,而称正阳门者,为都城作也。侯名在百世,封号在累朝,而称汉前将军者侯者也。侯方崎岖草泽中以一旅之微,卒能佐汉,扶将倾之鼎,催强破敌威震天下,可不谓雄哉!及艰危之际,矢死不回,以毕其所志。此其人与孔子所称杀身成仁者岂有异也。古忠臣烈士,欲有立而中废者,其未竟之志郁于生前,未尝不赫赫于后世。矧侯之节,皎然与日月争光者哉。余行天下,顾瞻庙庭,叹蜀至今千三百年,事之废兴磨灭者不可胜数,独侯之祠,荒边夷徼,在所有之。而芸夫牧竖妇人女子,咸奔走恐后,可谓盛已。都城自奠鼎以来,人物辐凑,绾四方之毂,凢有谋者必祷焉,曰吉,而后从事。中间销沮奸谋,振发忠义以助成圣化者非细。呜呼,为君子而谋有同易,筮拒不正之问无殊严卜,非盛德其畴能之。国朝受命宅中,百灵效軄,乃太微营室之间侯实居之,俨如环卫,盖四方以京师为辰极,而京师以侯为指南,事神其可不恭,余少知乡泩梦寐之中,累与侯遇,属兹士大夫,谓笾逗有严而琓琰,未列惧无以歌颂遗烈垂之将来也,乃命予碑而铭之。
其词曰:
桓桓关侯,天挺神武。金节若於,如罴如虎。逸气千霄,英风绝侣。流连草昧,归心汉绪。羽飞轶超,为帝御侮。大夏颠隮,极力牚柱。灵锋电耀,威容霞举。勇摧七将,气吞群旅。报曹讵盩,詈吴非忤。炳炳丹心,天高日午。惟期一战,还都帝所。凶衺扫除,万国安堵。方倚长城,遽停相杵。郁郁遗魂,骇霆怒雨。岂其湮沦,草木朽腐。蒸哉文皇,鹰杨啔土。奠鼎幽燕,飞龙九五。郁屈觚稜,穹窿禁籞。侯呵护之,如栋斯础。晻霭阴风,弓刀楚楚。森然环卫,雄跸是扈。伏腊缤纷,有来士女。盛之湘之,阰兰洲莽。卜以筳茅,如答枹鼓。子孝臣忠,弟友兄序。匪耳提之,凛面相语。义举长信,奸谋遄沮。侯其冥庇,厥色宇矧。矧国熈恬,边陲中盬。翳翳胫雪,有纷獯虏。侯甲皑皑,亦赭其马。乘风奋扬,天兵鬼斧。尚截狐豕,披攘羯牯。永祚皇图,为百神主。牲牷既疈,松桂翔舞。孔盖低临,霓裳纷下。敬勒铭辞,流芳终古。
卷上钤“知制诰日讲官”、“董其昌”印二方。收藏印钤“商丘宋荦审定真迹”及清乾隆、嘉庆、宣统内府等印13方。
此卷为碑文与自识合装而成。《正阳门关侯庙碑》为明万历十九年(1591年)冬日由焦竑撰写,万历二十年(1592年)春董其昌返回京城时所书,时年38岁。
后自识一段:“此余为庶常时所书也。出春明二十四年,再召还朝,碑石且泐,字画有漫者,盖不胜摹拓之众也。……观旧书有感题,其昌。壬戌六月之朔,苑西画禅室识。”“壬戌”为明天启二年(1622年),董其昌作此自识时已是书碑文30年后之事,其时董氏已68岁。他自万历二十七年(1599年)离京,至天启二年还京,恰值24年,故自题中有“出春明二十四年,再召还朝”句。“春明门”为唐代首都长安城东面三门之中门,后人即以“春明”作为首都的别称。
此卷前段《正阳门关侯庙碑》行中带楷,字形端稳规整。38岁的董其昌正处于研习历代诸体书法的阶段,其书表现为用笔重实涩拙,锋棱外露峭拔,颜、米诸体笔意明显。而碑文后自识一段纯用行书,体现了68岁的董氏行书趋于完美时期的特点,字势精巧明快,爽朗秀媚,姿致平和,形成了自抒胸臆的独特风格。从此卷上可以看出董氏书法风格前后期发展变化的特点。(撰稿人:傅红展)
正阳门关侯庙碑卷,董其昌,行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