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书法词典

王守仁_草书 【龙江留别诗】 | 书法名篇

王守仁_草书 【龙江留别诗】 | 书法名篇

王守仁_草书 【龙江留别诗】 | 书法名篇

王守仁《龙江留别诗》纸本 草书 28.1×296.6厘米 正德十一年(1516)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

【释文】正德丙子九月,守仁領南贛之命。大司馬白巖喬公、太常白樓吴公、大司成蓮北魯公、少司成雙溪汪公相與集餞於清凉山,又餞於借山亭,又再餞於大司馬第,又出餞於龍江。諸公皆聯句為贈,即席次韻奉酬,聊見留別之意。未去先愁別後思,百年何地更深知。今宵燈火三人爾,他日缄書一問之。漫有煙霞刊肺腑,不堪霜雪妒鬚眉。莫將分手看容易,知是重逢定幾時。謫鄉還日是多餘,長擬雲山信所如。豈謂尚懸蒼水佩,無端又領紫泥書。豺狼遠道休為便,鷗鷺初盟已漸虛。他日姑蘇歸舊隱,總拈書籍便移居。寒事俄驚蟋蟀先,同遊剛是早春天。故人愈覺晨星少,別話聊憑杯酒延。戎馬驅馳非舊日,筆床相對又何年。不因遠地疏蹤跡,惠我時裁金玉篇。無補涓埃愧聖朝,漫將投筆擬班超。論交義重能相負,惜別情多屢見招。地入風塵兵甲滿,雲深湖海夢魂遥。廟堂長策諸公在,銅柱何年折舊標。孤船渺渺去鍾山,雙闕回看杳靄間。吴苑夕陽臨水別,江天風雨共秋還。離懷遠地書頻寄,後會何時鬢漸斑。今夜夢魂汀渚隔,惟餘梁月照容顏。陽明山人王守仁拜手書於龍江舟中。餘數詩稿亡不及錄。容後便覓得補呈也。守仁頓首。白樓先生執事。

王阳明书於正德十一年(1516),王阳明四十五岁。纸本,草书。凡五十八行,计二六七字。九月,由尚书王琼特举,升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,巡抚南、赣、汀、漳等地。这就是诗小序中的“领南赣之命”。出饯时在南京,故“龙江”指南京的龙江关。送别的人中,大司马白严乔公,时官南京兵部尚书。太常白楼吴公,指吴一鹏,字南夫,号白楼居士,长洲人,时官南京太常寺卿。莲北鲁公為鲁鐸,字振之,时官南京国子祭酒。王阳明此次奉命心情较為复杂,去年祖母年九十六,思乞恩归一见未允;而汀、漳各郡皆有巨寇,此行前途叵测。诗中说:“莫将分手看容易,知是重逢定几时”,“豺狼远道休為梗,鸥鷺初盟已渐虚”,都表明他远离友人的复杂心情。

但本幅的书写较為自然,行笔流畅清劲,略无凝滞,线条的粗细浓淡一应自然,字之间也疏朗有致,看不出有一丝感伤之气。本卷乃為其送行友人白楼先生专门书录,是王阳明传世代表作之一,乾隆年问曾刻人《三希堂法帖》。卷中有清初朱之赤及乾隆、嘉庆内府鉴藏印多枚。卷后有朱彝尊题跋。

资料参考:《中国书法全集》第52卷(荣宝斋)

王守仁_草书 【龙江留别诗】 | 书法名篇

王守仁_草书 【龙江留别诗】 | 书法名篇

王守仁_草书 【龙江留别诗】 | 书法名篇

王守仁_草书 【龙江留别诗】 | 书法名篇

王守仁_草书 【龙江留别诗】 | 书法名篇

王守仁_草书 【龙江留别诗】 | 书法名篇

,,

王守仁_草书 【龙江留别诗】 | 书法名篇
  • 王逢年【韩愈琴操】 | 书法名篇
  • 王逢年【韩愈琴操】 | 书法名篇 >> 王逢年【韩愈琴操】 | 书法名篇...

    王守仁_草书 【龙江留别诗】 | 书法名篇
  • 詹景凤【_草书为仲实书七言诗扇页】 | 书法名篇
  • 詹景凤【_草书为仲实书七言诗扇页】 | 书法名篇 >> 詹景凤【_草书为仲实书七言诗扇页】 | 书法名篇...

    王守仁_草书 【龙江留别诗】 | 书法名篇
  • 祁豸佳_草书【高秋出鸡塞五言诗轴】 | 书法名篇
  • 祁豸佳_草书【高秋出鸡塞五言诗轴】 | 书法名篇 >> 祁豸佳_草书【高秋出鸡塞五言诗轴】 | 书法名篇...